close
hi your you are how 強化敵情警覺 洞悉中共統戰陰謀自馬總統上任以來,兩岸關係出現明顯改善。政府在堅持「對等、互惠、尊嚴」及「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下,將兩岸關係朝「擱置爭議、維持現狀、和解休兵、和平共榮」的方向發展,恢復雙方交流協商,迄今舉行共六次江陳會談,並簽署十五項協議;訂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不僅有效發揮我國在亞太的經濟戰略地位,使我工農產品暢銷大陸與國際,更大為增加國內、外企業加碼投資臺灣的信心,尤其今年將進入ECFA的收穫期,預期將對我國經濟帶來可觀的成長;開放兩岸「三通」與陸客來臺觀光,統計今年一至四月共有五十五萬名陸客來臺從事觀光與交流活動,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七點八,而國人赴大陸觀光旅遊人數也較去年成長百分之二點二。由此可見,我國與大陸的各項經貿、文化、旅遊等的互惠與交流,成就均屬空前。根據行政院陸委會六月份公布最新民調發現,多數民眾對兩岸交流現況呈現正面與支持,總體而言,兩岸間的對立緊繃氣氛確實和緩許多。但於此同時,中共至今仍不願承諾放棄對我使用武力,在海峽對岸仍部署約千餘枚各型導彈,而今年中共國防預算為六○一一億元人民幣,較去年成長百分之十二點七,中共擴張軍備之意圖,除引起周邊國家高度關注,更直接對我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事實上,中共對臺政策一向強調軍事與非軍事手段併用,亦即所謂「和、戰兩手」策略,一方面主張「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另一方面則加強軍事鬥爭準備;一方面採取「入島、入戶、入心」的偽善利誘策略,另一方面又否定我國家主權,傷害國人同胞情感。中共「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辛旗指出:中共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作為既定戰略目標。基於此,不論中共提出何種誘人的政治主張,最終目的就是「以武促統」、「以戰迫和」,官兵同仁對中共圖謀應有清楚的認識。一、現階段中共對我統戰策略之研析 概括而言,中共採取的手段包括:以「軍事威脅」迫我屈服,以「外交孤立」逼我就範,運用和談誘我投降,及通過經貿遂行「以民逼官」,助其工作。 近年來隨著中共改革開放政、經、軍事實力逐漸增加,中共愈發懂得運用文化與經貿手段,營造其對我戰略的優勢基礎。如以各種文化與宗教活動,強化兩岸聯結,擴大「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以民逼官」的聯合統一戰線。在經貿統戰方面,透過開放臺商經營投資及各種優惠手段,企圖磁吸我國重要關鍵科技與資金,並深化我國對其市場的依賴。 其次,廣泛運用的「三戰」謀略,「三戰」係指法律戰、心理戰、輿論戰。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上台以後,中共對我政策開始調整,強調「軟的更軟、硬的更硬」,二○○三年底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賦與共軍法律戰、輿論戰及心理戰的「三戰」任務,其後,中共外交、宣傳和臺辦系統也逐漸納入。中共所謂的法律戰就是要為軍事行動取得合法性;輿論戰就是要運用媒體資源,主導議題,達成宣傳上的勝利;心理戰就是要以威懾、詐欺、離間等手法施壓、誤導、分化我國,企圖不戰而屈人之兵。更藉由「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建構出武力犯臺的合法性基礎,為其軍事犯臺營造戰略優勢。二、提昇安全意識,戮力戰備整備 在我國與中國大陸簽訂了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後,兩岸關係可說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紀元,不單是經濟,更擴及其他層面的交流亦更加頻繁,中共當局更頻頻對我方釋出善意,營造出兩岸和平對話等安定氛圍,局勢上看似更加和緩,然中共對我國的圖謀與野心,仍舊絲毫沒有減弱。我們必須認清對岸始終未曾放棄以武力解決兩岸主權爭議的底線,在前述的各項層面均對臺灣「讓利」,但只要一觸及國家主權,就別無商量餘地。因此只要中共一天不放棄武力犯台企圖,國人又豈能相信兩岸持續進行交流與談判就可以降低中共對台發動軍事行動的風險。因此,國軍官兵在危機和敵我意識上不能有絲毫鬆懈,唯有提昇自我的安全意識,才能戮力戰備整備,為捍衛國家安全持續堅實精進。 目前兩岸尚未正式解除敵對狀態,國家安全不能寄託在浪漫憧憬與敵人的善意之上,我軍民同胞務須體認「備戰才能避戰、止戰」的真諦,抱持「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態度,認清敵情威脅,建立正確敵我觀念,支持國防建設,確保國家安全。三、堅實國防戰力,強化自我防衛 日前馬總統參加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視訊會議,並以「打造中華民國的國家安全」為題發表演說,強調我國捍衛國家安全的「三道防線」:第一道是「兩岸和解的制度化」,第二道是「增加中華民國在國際發展上的貢獻」,第三道則是「結合國防與外交」。其中,兩岸制度化協商最大的意義,就是期待能夠建立更多明確或潛在的原則、標準、規範以及程序,透過兩岸制度化的交流,促使兩岸關係有更多的交集,逐步產生可預測性與信任感,維持臺海的穩定局勢。 但沒有實力都是空談,國軍的堅實戰力,是維護臺海和平及國家安全的最有力後盾,部長六月二十七日主持「國防部紀念七七抗戰七十四週年暨七月份月會」時,強調唯有堅實的國防,才能展現自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沒有捍衛臺海的軍事力量,便無從謀求國家的安全與和平。目前兩岸能朝和平穩健發展,主要建立在國家堅實的防衛力量基礎上。 國軍是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的基石,因此,國軍建軍備戰工作,不能因為兩岸情勢日漸趨緩,對中共的防範就有所鬆懈。實際上,中共也未因目前兩岸關係轉變,而停止對我軍力部署的動作。戮力建軍備戰與推動兩岸經貿交流,不但不相衝突,而且相輔相成。唯能建構可恃的國防武力,才能確保臺海和平現狀不被片面的改變,也才能成為政府採取兩岸積極戰略作為的後盾。 面對中共的統戰,我們不能主張兩岸不進行交流,這是不符合現實的作法,誠如馬總統所言,如何將與中共交往之威脅最小化,利益極大化,謀求國家與人民最大福利,並確保國家生存與安全,則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與使命。 現階段中共對台統戰手段不斷翻新,並透過施予各種小惠,期望達到「入島入心、利以誘之」的目的,由此可見,中共對台統戰策略的手段,較過去更為細密。中共一方面以部署飛彈做為威懾我全民心防的手段,另一方面又透過多層次的統戰策略,企圖從我內部分化人民團結向心力,包括觀光商貿等兩岸民間交流頻密,致使部分國人淡化了國安觀念,對於中共的敵意逐漸降低,更因為著眼於大陸市場,以致產生某種程度的憧憬,忽略其不斷在國際舞台上打壓我國,這是極為嚴肅且不容漠視的問題。 然而在中共企圖謀我之際,我們唯有居安思危,提昇有形與無形戰力、積極推動全民國防及建立有效的國防武力,才能有效遏阻敵人的打壓與侵犯。現代化國防的強化,有賴全民的認同與支持,不僅國軍官兵如此,全體國人亦應該長保憂患意識,建立「沒有國那有家」的愛國觀念,只有將精神戰力融入日常生活中,是現代軍人和全體國人所必須具備的生活態度,而在國家面臨生存威脅時,才能有「不避戰、不懼戰」的決心,發揮眾志成城的沛然莫之能禦力量,贏得最後的勝利。(本文由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文宣政教處提供)   資料來源:青年日報2011/7/18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r11141 的頭像
    rr11141

    seo自然排序

    rr111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