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what test hot how 2007/05/30 剖析中共潛艦戰力發展歷程◎ 高如瑩 一九四九年四月,中共「人民解放軍」成立了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由原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一九五○年四月,海軍領導機關成立。一九五一年,選派了一支潛艇學習隊至蘇聯潛艇分隊學習。一九五四年,以旅順「潛艇學習隊」為基礎,經中共「中央」軍委批准成立潛艦部隊「海軍獨立潛水艇大隊」。一九五六年六月,中共海軍黨委召開了黨代表大會,在會議中確立:「…在海軍建設的內部關係上,必須服從以發展空(飛機)、潛(潛艇)、快(魚雷艇)為主並相應地發展其他各兵種的方針」,由此可知潛艦部隊的發展甚早就被列為海軍建軍核心工作。 一九七○年代之前的中共海軍,在毛澤東「人民戰爭」的理念下,只是數百萬共軍的陪襯角色,但在一九七五年四月,蘇聯海軍舉行了一次代號「海洋七十五」的全球性軍事演習,以及西太平洋上一連串的軍事活動,這使中共當局深感不安。再者,一九七四年西沙海戰的經驗及中國大陸沿海快速成長的經濟,均使中共領導者體認到「近岸積極防禦」的戰略已力有未逮,中共海軍戰略必須進行適度修正,否則無法滿足國防戰略需求。一九八○年代,鄧小平主張中共應採取積極防禦,而當時擔任海軍司令員的劉華清,也在一九八五年提出「近海防衛戰略」,主張中共的海洋勢力範圍,應由第一島鏈推向第二島鏈,從此,共軍當中,陸海兩軍的地位產生了大逆轉。「潛艦派」與「海航派」激辯 一九八八年,張連忠自劉華清手中接掌海軍司令員至一九九六年下台為止的九年中,全心致力於水下戰力的提升,是中共「潛艦派」的主要支撐者。在中共受到一九九四年十月美國航母戰鬥群在黃海海域困住「漢」級潛艦三日,以及其後一九九六年三月共軍在東海進行三次對台武嚇軍事演習時,受到兩批美國航母戰鬥群嚇阻而草草收場的事件,引發「潛艦派」與「海航派」的激烈辯論,繼由原任南海艦隊海軍航空兵司令員的石雲生接任海軍司令員,並在一九九七年十五大內部討論會中,海軍黨委向中共「中央」提出改變建軍路線,以發展「航母」為基礎的建議,並獲得「中央」軍委的重視與認同。石雲生執掌兵符以來,將海軍建設經費大部分投資於「東海」與「南海」兩艦隊,拔擢官兵也以海航的為多,北海艦隊受到不平待遇所積累的宿怨,終在二○○三年的三六一潛艦發生意外,以「指揮操縱不當」為由,將石雲生撤職查辦,繼由潛艦出身的前「北艦」司令員張定發在十六大候補中委、軍科院院長經歷未滿一年的條件下出任海軍司令員,此一非常態的調動,顯示海軍建軍路線是由「海航派」回到「潛艦派」,建設以潛艦部隊為主的水下作戰能力將是中共海軍的重頭戲。如此關係未來十年中共海軍的建軍路線,也影響中共與美國在西太平洋海權爭霸態勢,更牽動台灣安全防衛策略。潛艦兵力部署反應海略重點 中共海軍組建初期,為了因應韓戰需要與防範蘇聯海上入侵,潛艦部署重點置於北海艦隊。八十年代以後,因應沿海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確保航運交通的安全與暢通以及解決台灣與南海主權、能源問題的需要,東海艦隊與南海艦隊的潛艦兵力逐漸強化,就此而論,中共海軍潛艦部隊的未來作戰軸向係以東海與南海做為主要考量。換個角度來說,中共潛艦兵力的部署相當程度上反映出海軍戰略的重點方向,同時亦與海軍任務優先順序緊密結合。 近半個世紀來,中共海軍不斷地加強潛艦兵力整建、武器及各項性能的更新研發建設,目前潛艦部隊數量僅次於美國與俄羅斯,位居全球第三,亦是全球五個擁有水下發射彈道飛彈技術的海上武力。 基於以上所述,中共海軍戰略的演進路線,凸顯了其潛艦隊部隊的重要性,並藉由波斯灣戰爭啟發的「軍事事務革命」與「高科技條件下局部戰爭」等觀念引進,不僅改變了中共潛艦部隊的作戰指導,亦為其兵力現代化提供了助力。掌握制海 敵潛艦無所遁形 國軍目前亦著重於新一代兵力整建,均有卓著的成效,然隨著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且中共正積極朝向遠洋發展,其海軍戰略目標與計畫均能確依國家戰略指導逐步實施,故就兩岸軍力相較,我國確實處於一個相對弱勢局面,故現階段國軍必須針對威脅,考量中共犯台的可能模式而訂定國軍戰略。現階段我國國際關係及歷年漢光演習檢討出兵力結構不足的部份,在在說明國軍極須強化反潛能量;另外從美、日安保條約中,日本對於一千浬有效管轄海域能量的建立,對中共而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兵力,而其關鍵就在強大的定翼反潛巡邏機能量上。目前我水面主戰兵力已陸續籌建完成,對於P-3C反潛機及潛艦均應積極籌建,如能通過軍購,相信對於未來台澎週邊的制海將更能有效掌控,使敵潛艦無所遁形。中共海軍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已從「海岸防禦」,到「沿岸海軍」迅速邁向「近岸海軍」甚至「遠洋海軍」,「軍事事務革命」與「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等觀念的引進,不僅改變了中共潛艦部隊的作戰指導,亦為其兵力現代化提供了相當的助力。此外,國軍除了持續建軍整備外,與台海周邊國家的軍事合作及情資交流,亦是建軍整備努力的空間。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國軍如何調整建軍方向,建立一支不可忽視的嚇阻力量,使中共不敢輕啟戰端,相信才是上兵伐謀之策。(作者為海軍官校戰術組上尉教官)(青年日報)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l 31 Tue 2012 10:08
2007/05/30 剖析中共潛艦戰力發展歷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